被“横刀夺爱”后,微信海外版开始直面Facebook的竞争,从此日渐式微。
当然,除了戏剧性的收购失败,微信海外的本土化做的也远远不够。
当时,微信几乎是直接将国内版本照搬到海外,除了把中文翻译英文,少有本土化的革新,就像我们不适应国外产品一样,海外用户也是很难接受国人的使用习惯。
我们喜欢的、在意的功能,换个文化、环境,可能就会格格不入。
某种意义上,张小龙打造的微信在国内太过成功了,这反而限制了其在海外的发展。
另一款现象级国民应用——抖音,则成长为了中国目前最成功的国际化APP产品。
与微信相比,抖音不仅有社交,其短视频内容领域还面临着更加严格的政治审核、隐私监管,高压之下,触之即是封禁。
为了减少风险,抖音的国际版TikTok做了彻底的本土化独立运营,与国内抖音完全切割,每到一国就入乡随俗,规避政治红线。除此之外,抖音还强势收购了长期占据北美APP排行榜首位的竞争对手Musical.ly,直接打开了市场和知名度。
乘着短视频崛起的东风,2017年8月才上线的TikTok以大黑马之姿开启了爆发性增长,短短三年内席卷全球,堪称病毒式传播,如今已在全世界拥有15亿的活跃用户,甚至在与Facebook的竞争中都占据上风。
前路漫漫,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。
如今登顶的抖音也面临着越来越多国际政治的故意打压,但不管如何,在这一波4G新浪潮中,我们已经有企业成功走了出去,而那些过往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后来者学习。